登入
關於我們
環境設計
宗旨
設施
學習社群
影片
活動
EN
登入
搜尋
影片
突破常規框架
參加了這個計劃讓我不再執著固有的課堂規則。我反思以往對學習的常規要求,並嘗試讓幼兒有多種選擇,反而發覺幼兒不用坐定定也可以留心學習!培訓亦讓我學習到不同學習技巧,應用到課堂亦見到成效。
自在的課堂
計劃的專業團隊讓我學習到如何令課堂環境變得更多元。加入了這些元素,讓幼兒的課堂參與更能切合他們的需要,上課變得更輕鬆自在!
與你同行
「家校合作」的培訓課堂令我感受最深刻,讓我反思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著動照顧幼兒,可能會忽略了家長、父母的親職壓力。課堂提醒我們去同埋家長,多與他們交談,關心他們,有助建立良好關係,讓他們更願意與我們合作和分享。
多角度思維
透過培訓及教學實踐,讓我體驗到課堂學習的無限可能。從以往由老師安排的活動到放手給幼兒主導和設計,我見證到幼兒對課堂活動的投入度增加,學習更加愉快。
「亮點」課堂學習
計劃助我認識全納教育的理念與實踐,設計課堂活動時不只是考慮有特別學習需要幼兒,而是讓所有幼兒都能在同一環境下學習。
與全納教育的對話
全納教育不只在於資源,還需要覺察無意識偏見。
避免將學生標籤化、只看到弱點、或抱持過低期望,學習環境才能更公平與多元。
以成長型思維出發,每位學生都有被培養及發揮潛能的機會。
如果我成為全納班老師…
老師在設計課程和推行教學過程中,有否曾經也試過無意地忽略了班中的多元需要﹖聽聽一位錯在主流學校就讀既人士分享一下如果她全納校園的老師,她對學校會提出什麼建議。
我們有否好心做壞事呢﹖
老師為有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元支援是理所當然的,但若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真正需要,會為學生帶來什麼後果﹖